如果大家要的都差不多,

為什麼這世界上的人如此不同?

有朋友問我,當使用正向意圖的問句,

到後來,尤其是到了大我(靈性)的層次的時候,

大家的答案幾乎都差不多,

可是,為什麼每個人的行事作法差別如此之大?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的確如此,問到大我的高度的時候,

幾乎每個人要的就是那幾樣東西,

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即使要的東西一模一樣,

可是在行為的表現上面,可以是如此不同,

例如說『愛』,

有的人會拼命的去對人關心,

有的人會拼命的跟別人索取關心,

有的人會關起門來不跟別人有真正的互動。

他們要的都是「愛』,

然而,表現出來的形態卻是千差萬別。

這個現象很常見,那麼怎麼解釋呢?

這或許可以從BVR的角度來探討。

關於BVR,阿德哥哥在他的部落格裡面有著詳細的說明

比較通俗的講,我們可以把『價值觀』定義成:我們相信在生活中有最重要,最高優先的事情。

價值觀這東西,支配著我們的心思意念行動坐臥,

從我們的食衣住行,到跟別人的相處,

甚至於對於孩子的教養方式等等,都受到價值觀的影響。

我們有強烈的傾向,讓我們自己的行為和內在的價值觀盡可能保持一致。

然而,具有相同的價值觀,並不代表我們就會有同樣的價值準則。

準則(Rule)是用來判斷我們所重視的價值觀是否已經實現的規則。

例如,我的信念是『愛最重要』。

我的價值觀是『愛』,

我的『準則』是,愛就是對身邊的人付出關懷。

於是,我會去做志工,我會坐車的時候讓座,我會捐錢..........

如果,我的『準則』是,每個人都應該去付出關愛。

那麼,或許我就會很在意別人是不是有奉獻心力,有沒有讓座.........

同樣的,如果有人很重視『關心』,

有的人的準則會設定成:關心就是陪伴我。

而有的人的準則會是:關心就是給我空間,讓我安靜一下。

*****************************************

所以,

邏輯經驗層次當中的信念這個等級,

其中的信念-價值觀-準則的關係,

在我們使用正向意圖(結果抽象化)的同時,提醒了我們,

即使擁有相同的正向意圖,實際上我們面對的人,還是有著很大的個別差異,

我們不用疑惑,因為從一個高層次的理念,

落實到生活當中的具體行為,可以有許多許多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