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談到要影響別人,

大概找到三個人來共謀演出,

就能夠對一般路過的陌生人產生影響。

這讓我想起現在分工合作的電話詐騙集團,或者常聽到的金光黨,

他們所採取的分工合作的模式,

以及在被害人身上所產生的強大說服力。

那麼,既然只要三個人就可以誘發路人的某些行為,

甚至於像成語故事裏面那樣讓曾參的媽媽都被動搖,

認為自己的兒子可能真的殺了人,

還因為怕被連坐而準備要離家逃難。

那麼,為甚麼我們要改變對於自己的看法這麼困難呢?

為甚麼不是三個五個十個朋友讚美我們,

我們就能夠改變對於自己的某種看法呢?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起『基本歸因謬誤』這個社會心理學當中有名的理論(參見附錄一),

原則上,對於外在世界或者其他人的行為來說,

我們的訊息來源相對缺乏,我們只能採取比較容易的認知過程(這也是認知的吝嗇原則,參見附錄二),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兩個,三個人,都做出同樣的行為的時候,

我們會傾向於相信那樣做有個理由存在。

然而,當面臨的對象是自己的時候,

對於我們自己,我們掌握了太多太多的訊息,

因此,

任何一個新的訊息對於我們所帶來影響力,

就會被稀釋到很淡很淡的地步,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純樸的人比較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改變對於自己的看法,

但是複雜或者教育水準越高的人,

越難以光憑幾個人的言語就改變對於自己既有的看法。


**********************************

這一篇最後的推論,是我自己的想法,

目前我還沒看到能拿來支持我的看法的研究,

或許有,但是我還沒讀到,

或許有反駁的研究,我一樣也還沒有看到。

在這裡,我的想法是,

對於別人的事情,我們知道得不夠多,也懶得想那麼多,

所以別人怎麼說,我們不妨姑且聽之。

然而,關於自己的事情,我們知道得最多,也有足夠的動機認真的想,

這時候,別人的三言兩語,一來相對於我們對於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量來說,

可以說是太微不足道,因此產生的衝擊也就小,

二來呢,從這個角度延伸過去,為何我們會說人會被自己的認知所蒙蔽?

因為我們想太多,知道得太多,所以即使真的訊息進來了,

也被稀釋到無法產生影響的狀況,

這在佛家裏面,叫做『所知障』,

知道得越多,越挑那些可以維護我們原來對自己看法的訊息來做支持,

同時把那些挑戰或者威脅我們對於自己的看法的訊息的比重降到不能再低。


********************************









附錄一:對於『基本歸因謬誤』的簡介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22068118

一、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的意義:一般人在解釋別人行為表現時,會傾向作內在歸因,而忽略或較少使用外在歸因,造成失實判斷,例如:成功都是我自己得來的。

二、產生基本歸因誤差的原因:

(一)控制的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人們相信自己所擁有的控制力大於自己真正擁有的控制力,而高估自己或別人的控制力。

(二)知覺的顯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觀察者將注意力焦點集中在行為者身上。

(三)公平世界(Just World):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人們,認為發生的事情應該是種瓜得瓜的結果。

(四)定錨與調整(Anchor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我們在歸因時傾向第一階段用「性格歸因」作定錨,第二階段用情境歸因作調整,但因第二階段調整不足,所以造成差距。

(五)文化因素:西方文化傾向性格歸因,而東方文化傾向情境歸因。

三、基本歸因謬誤對諮商輔導工作影響:

將行為發生的原因歸之於「個人的特質」或「所具條件」,而忽略情境或其他因素,海德(Heider)稱為「行為影響一切」(Behavior Engulf the Field),若案主將目前所遭遇的問題都怪罪於自己,進一步採取全面、負面否定的方式來看待問題,會造成憂鬱的傾向,可利用理情行為治療法(REBT) 的ABC 理論來駁斥;若案主將成功的經驗解讀成是自己的功勞,會帶來更大的自信。

●本文編修自:教育趨勢導報第30 期【97高師大輔研所】


附錄二:認知吝嗇鬼

資料來源:http://163.17.96.1/%E7%A0%94%E7%BF%92%E5%BF%83%E5%BE%97/%E6%9C%AC%E6%A0%A1%E6%95%99%E8%82%B2%E5%BF%83%E7%90%86%E5%AD%B8%E7%A0%94%E7%BF%92%E5%BF%83%E5%BE%97/%E6%95%98%E8%BF%B0%E6%80%A7%E7%9F%A5%E8%AD%98%E7%9A%84%E8%A1%A8%E5%BE%B5%EF%BC%9A%E5%9F%BA%E6%A8%A1---%E6%96%87%E8%8A%B3.htm

Foske & Taylor(1991)指出,人們會藉著扮演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s)來處理周遭的資訊。用最少阻力的方法及最不費力的原則,取出少部份我們所需的資訊,以完成某件事或做決定或選擇如何反應。但是真正正確或重 要的資料我們都掌握了嗎?「認知吝嗇鬼」會讓你的觀點及對社會世界產生不正確的感覺及偏見。你可以覺察自己錯了嗎?你知道你傷害到不想或不必要傷害的人 嗎?

一、你的信念創造你的真實生活:基模架構及其影響

基模架構(schemas), 它們對於我們所注意、所思考及所記憶的資訊有極大影響。存在腦袋中負責彙整各種主題的資訊之認知結構,包含了我們對每件事的基本知識及印象(ex:1.吃 西餐的方法2.吃檳榔的人,知識水準低)它像濾片一般,會排除、過濾一些與之前的理論(基模)不一致獲互相矛盾的資訊,「重塑」個人對事件經過之印象。這 樣有助於解讀模糊訊息。當事實與基模架構不一致時,基模架構會引導人們去注意並思考符合認知中以存的偏見之行為。基模架構因之會與時具強,並更頑固。人們 對周遭的資訊只能記住部份,尤其是基模架構引導我們注意的,再加上我們不知不覺中得來加上的訊息,便「重建」了記憶。

 

    二、行為的劇本—基模架構的作用

當我們遇上新的事物,特別是這些事物難以瞭解或模糊不清時,基模架構為我們提供答案,並且分類,分類之後將使我們的基模架構發揮功能為難以明瞭的部份做解讀。

實驗:Harold Kelley(1950)

探討:人們如何解讀模糊不清的訊息

假設:學生會運用先前讀過老師的簡要自傳設法去補充它們所不知的。

步驟:準備給學生代課老師的簡要自傳,自傳分成兩種版本,其中只有一個形容詞不同「熱忱/冷淡」。將自傳隨機發給同學先讀過,再與代課老師進行20分的討論,觀察課堂活動並請學生對老師提出評價。

結果:期待老師是熱忱的學生對老師評價較高,且較會提出問題參與討論→人們只要以理由相信他們的基模架構是正確的,它們就有理由使用它去解決不明確的事物。

    三、「浮現速度」與「導火線」之於基模架構的選擇

浮現速度(acessibility):想法與信念浮上心頭的容易度。

當你在公車上突然遇到一位表現怪異的人,你會認為他是?「最近的經驗」可以引導出一種基模架構來解釋模糊不清的情況。

實驗:Higgins, Rholes & Jones(1977)

研究:「導火線」的功用

方法:請參與者連續參加兩項的研究,探討前項研究對後項研究造成的影響。

步驟:1.知覺的研究:請參與者判斷不同的顏色,並記住一個表格中的文字,文字有兩組--

A.冒險的、自信的、獨立及有恆心的

B.愚昧的、自滿的、冷漠及頑固

2.閱讀理解的研究:在請參與者研讀名叫Donald之文章然後描述對Donald的印象

結果:第1組正面的基模架構Donald是樂於接受挑戰的人

2組負面的基模架構Donald是大膽自大的傢伙

但如果記住的文字和Donald的行為是無關的,則無論是正面或反面(整潔/無禮)都不影響人們對Donald的印象。

是故,一個基模架構必須要有關連性及浮現速度快才能用來對社會世界形成印

象。透過基模架構看世界好處是不需花費很多思考就可以把生活駕馭得很好。

但若過分依賴,可能會做出錯誤判斷。

    四、修正基模架構—人容易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嗎?

15年的國民黨黨員會改投票給民進黨的阿扁嗎?人們即使面對有爭議的訊息,也不輕易改變它們的思想信念。因為認錯會引發不舒服的失調,不愉快,而且支持我們信念的證據較容易被我們注意。

(一)站在我這邊,就是對的!用基模架構的彩鏡去看新證據。

當人們以扭曲事實的方式來符合原有的基模時,則任何真實但與基模不一致的資訊就難以進入人的記憶中。

實驗:Hastorf &Cantril(1954)

假設:人會因身份不同,而在同時同地中看到一場不同的比賽。

方法:放映二個學校橄欖球隊比賽的影片給兩校學生看,請學生各自記下對方球隊的犯規次數。

結果:兩校的學生都認為對方犯規次數較多,且學生都認為自己很誠實。

敵對媒體現象(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當一則公正公平的新聞報導今天時中華和日本象表現都很差時,彼此的啦啦隊都會認定報導偏向另一方,沒有指出它們認為真實的東西。

二)林清玄的菩提世界?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第一印象會影響日後對訊息的解釋。人們常傾向於認定第一印象,而後來之訊息即使被扭曲了也都被忽略。

實驗:Jones及其同僚(1968)

假設:人會扭曲資訊來符合第一印象

步驟:1.請參與觀察一位男生寫30題一樣難度的選擇題

2.觀察到的情況有二種:

→開始答的好,後面答錯

→開始答的差,後面答對

但都答對15題

3.請參與者評估學生的智商,並回憶答對的題數

結果:觀察到情況1.的參與者認為學生聰明,且答對較15題多。基模架構一旦形成,就有新生命及影響力。

(三)有影無?—當原始證據受到質疑時,原有的基模架構仍然屹立不搖。

聽到新任男友願意和就女友分手,卻又撞見它們一起吃飯,他說那只是湊巧,你相信哪一項是事實?

固著效應(perseverance effect):即使原先的信念已經知道是不正確的,但人們仍堅持用此等信念去解釋後續行為。這種效果不只對自己有效,對別人所形成的基模架構也是如此。

實驗:Rose, Lepper & Hubbard(1975)

假設:當人們被告知之前獲得的資訊是錯誤時,要放棄其信念及基模是不容易的。

步驟:1.請參與者研究25份自殺記錄,判定其真偽,並告知此研究室要研究作決策時人們的生理反應。

2.告知參與者結果:

a.答對24題,高於平均16題專精成功

b.答對10題,低於平均16題不專精失敗

3.告知參與者實驗結束,且告知參與者是被隨機分配到結果1或2,與實際答對多少無關。

4.寫問卷:

問題一:你認為你真正對了多少題?

問題二:再猜一次,你會猜對多少?

結果:得到結果a.的人仍然認為自己會答對較多題,且第二次會答的更好。

當人們收到回饋後,就會自我解釋,形成新的基模架構塑造對事實的認知。

五、心想事成—自證預言

人們會為了讓自己的基模結構實現,在潛意識裡故意用一種方法去對待自己或別人,使之產生相對應的反應,來證明自己對自己或他們的基模架構是對的。

實驗: (Rosenthal & Jacobson,1968)

在有名的的研究中,當老師在期初做完IQ測驗後,被告知有些學生未來會很有成就(但實際上不一定比較聰明),在整學年的學生動態觀察之後,再作一次IQ測驗哪些學生的IQ確實高於其他人。為什麼?

自證預言的悲哀與永存的惡性循環:Merton指出人們常引用真實的結果來證實他們一開始就是對的,會形成一種「錯誤的支配」的過程。例:印象中做社工員都是有耐心、有愛心的,所以社工研究所的都是?人們通常用你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你而已→對那些不友善的人,試著溫和些吧!

    六、過渡一般化:偏差抽樣(biased sampling)

只到過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或延平北路七段的人對台北市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選擇沒有代表性的,偏差的樣本來概括全部。即使他們明知不具代表性或沒有依據仍然樂意歸納。

Hamill和同事的對別人的判斷研究:(1980)人們讀了一篇負面報導後,不論主角人物是否具代表性,都會對主角人物所代表的群體產生負面印象

    七、共變評鑑(covariation assessment)

俊男必定娶美女?十個禿子九個富?好朋友會是好同事?

用一個變項來預測另一個變項,判斷這兩個因子的關係叫做共變評鑑。

生活中的共變情形的瞭解,可以由文化的教導而獲得,使生活可預期且愉快,且有適應生存的價值性。但文化的教導可能有錯,最好事先找出其中的邏輯,再自我驗證。

    八、便利法則(availability heuristic)

是一種心理的經驗法則。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率的原則。

但當我們記憶中的有效資料之代表性不足時,便利法則就會產生錯誤。(ex:兇殺案的報導日漸增多so,自殺的比率低於兇殺?)

便利法則不只影響小結果的推理,也明顯影響人們的行為。(ex:用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出子宮頸癌的婦女和電視演員去宣導3分鐘護一生,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多芬香皂)

    九、象徵性法則(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利用個體和某種典型事物的相似性而分類該事物。(ex:在東海看到一位上課都會化淡粧,打扮時髦又染髮的女生,會猜她來自台北?)

基底比例資訊(base rate information)V.S.象徵性法則:

基底比例資訊是不同的分類群中各成員相對所佔比例的資訊。當人們同時擁有上述兩項資訊時,通常會忽視前者,只採用後者做分類依據。

象徵性法則會造成的錯誤判斷。ex:吃腦補腦,黃色的Tulip可以治療黃膽。

    十、依據/調整法則(anchoring/adjustment heuristic)

人們在做判斷時先採用一個啟始值作為依據點,再決定如何由這個值做調整。

判斷正確→相信該值接近真正的答案

判斷錯誤→過分依賴依據點,即使明知道未必正確的

實驗:Tversky和Kahneman(1974)

方法:要求人們估計聯合國中非洲國家的百分比

步驟:人們估計值被要求是要高或低於一個由轉盤隨機出來的數字

結果:數字在10平均答案在25%,即使啟始值是隨機得來的。

數字在65平均答案在45%,即使啟始值是隨機得來的。

人們為何無法從起始點去充分調整想法?因為人們一開始就假定他們聽到或看到是真的。(ex:宋七力的信眾,在宋七力自承詐欺後,仍不願相信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