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老師年度口碑課程~"隱喻工作坊~說有影響力的話"又來了,
這個課程的目的在於如何讓你說的話是對方會收進去並且對他持續發揮影響力。
並且能夠增進對於你在乎的人內在狀態的覺察能力,
進而給出能夠支持與幫助他的話語。
並且因為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這可以有效的避免對方的抗拒甚至於反彈。
這對於家人,親子,同事,客戶,尤其重要。
助人工作者與運用催眠的專業人士,能夠適時地使用為人量身訂做的隱喻,更是如虎添翼,大幅提升您的影響力與專業程度。
關於隱喻
從1996年前後吧,有機會參加王理書老師的隱喻工作坊,那時候的理書老師江湖人稱隱喻小公主,
一個一個生命難解的議題,到了她手上,轉化成一則一則讓人感動並且給人帶來希望與方向的故事。
這讓當時努力於想找到和學生們互動語言的我非常觸動,
也開始在和學生的互動當中,有意無意地放進一兩句承接整個對話的有力語句,
有時候會看到孩子的眼睛立刻就發出光芒,整個人瞬間跟來的時候判若兩人。
.
然後,有幸在凌坤禎和王理書兩位老師共同力薦之下,
開始了到新竹社會服務中心追隨王輔天神父和趙淑華老師學習NLP與艾瑞克森式催眠的日子。
這裡,也參加了趙淑華老師的隱喻工作坊,
NLP式的隱喻啊,有具體可行的產生步驟,
比起理書老師的純然直覺與靈感,
雖然還是很考驗說話者的創意,但是畢竟來得有跡可尋得多了。
.
所以在NLP的具體可行但是產生的隱喻比較乾,
以及理書老師的無跡可尋但是時而華麗時而雋永的隱喻之間,
我開始思考如何可以兩者兼得。
認真地多次研讀"催眠之聲伴隨你"、"不尋常的治療"以及"出神入化",
也透過持續學習艾瑞克森式催眠以及Stephen Gilligan的理論與技術,
還有最近十幾年來從榮格心理學當中對於神話還有童話故事的浸泡,
我發現自己陪伴學員的品質變得更好,
給出的句子或者故事,往往在一段時間以後,收到很好的回饋。
或者告訴我之前我說的哪句話從此縈繞在心裏面,並且成為心中的願景。
或者告訴我之前我提到的哪個故事或者哪個人物,成為他學習的目標或者激勵自己的資源。
.
於是,我開始試著給出隱喻工作坊。
先是幾個小型的輪流說故事的活動,
然後在艾瑞克森式催眠工作坊當中更多的放進隱喻或者隱喻故事。
最後,整理出來四天的隱喻工作坊。
經過多次的帶領,我確定這樣的隱喻工作坊,
學員整個過程當中的注意力是既能對外而又能觀照自己的內在,
透過與對方同在而又融入自己的好意與希望的,給出具有影響力的句子。
這樣的好句子,不是那種偉人名言,而是從彼此內心深處互動激盪出來的,讓人感動而又直接入心的力量。
.
所以,用在家人之間,親子當中,工作領域,
不會讓人覺得說教,而是會跟著有感覺,跟著對於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覺察與感受,
說出的話語,不會給人帶來壓力而是成為彼此之間共同努力的一種默契。
.
我喜歡創意還有NLP的量身訂做,
所以在我的隱喻工作坊當中,學員們不是看著別人給的句子然後試著記住或者模仿,
而是在真實的互動當中,透過了解對方還有整合自己的生命智慧,漸漸地能夠說出擁有個人特色的隱喻來。
.
我很喜歡在隱喻工作坊裡,夥伴們的敞開支持與陪伴,
然後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或者句子,此起彼落地出現。
我們互相給出回應,因此說故事或者給出句子的人,能夠為對方量身訂做的更貼切的說出打動人心的句子。
.
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是的,就是通往彼此靈魂深處的窗口。
夢與隱喻
這陣子,幾個活動當中,做了一些快速的解夢,也有機會帶領工作坊,
從頭開始介紹形成夢的過程以及夢的訊息從何而來。
我們生活當中有些觸動或者面臨一些挑戰,這會形成夢境的主軸,
而內在的潛意識,它會繞過大腦因為生命經驗形成的模式,
給出富有智慧的提醒或者建議。
一般來說,這會是讀夢與解夢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想要給出一個能夠直入人心喚醒對方夢想與力量的話語的時候,
何嘗不也是透過類似的途徑,才能給出那樣的隱喻呢?
.
只是,這需要共振,
需要先能覺察了解體貼並且承接住對方內在的渴望,
並且覺察自己想要給出的話語底層對於對方的好意,
從這中間允許自己產生那樣既感動對方有時候自己會更感動的句子。
.
我喜歡隱喻,
因為在產生隱喻的過程當中,
我們自己的內在已經先被洗滌過,
我相信,只有能夠先感動自己的句子,才有感動別人的神奇力量。
.
有意者,請移駕: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eFlqtB-FWSVDr8nvMT2HFi6MvxO09Epnbu_00R5-uL6Ye3Q/view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