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開心跟十二位夥伴相處兩天,
歡迎有任何後續的發現改變或者心得提出來這裡分享。

生命樹





*****************************信念的整理對於學習來說,
我個人認為是把自己內在的預設(也可以看成程式或者模式模組),
做一個檢視,
需要升級的就升級,
需要清理的就清理,
然後再做磁碟重組,
於是從此之後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開機不用開那麼久,
專注力也能提升,
運作的效率也能得到改善。

這幾天事情很忙,要準備台大的工作坊,
臨時又受到王神父的徵召,接下四維文教院『策略大補帖』的助講工作,
雖然去年底才跟神父一起帶領過,但是畢竟得花時間準備,
所以對於這兩天課程的種種,
我很期待夥伴們上來回饋分享或者提問,
這樣子對於目前思緒雜亂的我來說,
會比較能夠寫出一些些東西來。

**************************

很感謝有人已經在發問了,把夥伴的問題貼在這裡:
『想問問題
哪幾個活動屬於內在衝突的覺察,而又是哪幾個屬於信念.限制的覺察呢?
仙女棒.自動化模式(內在衝突)?
我是誰.一致性目標宣誓(信念.限制)?』

我的答覆如下:

HI,很高興看到妳來這裡。
其實,每個活動都有妳所問的這樣的功能,
只是它的範圍有大有小,深度有深有淺,
基本上,
越早先的活動的目的在於覺察,

第一天的活動大致上都是這樣子的,
最後的自動化駕駛,就開始一些對原有模式的修改的彈性的試探了。

人的潛力有多大呢?
這是個好問題,所以我們在第一天下午的人體照相機的活動當中,
透過有趣的遊戲,來挑戰我們記憶的極限。
我想很多人發現,當題目的難度提升到你平常會覺得不可能,但是在那個情境當中你又捨不得放棄的時候,一個平常你不會啟動的記憶的系統或許就出現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當你不再去想自己可不可以,而只是全心投入的時候,一個輔助的系統就開始作用了。
  既然事情是這樣子發生的,那麼,別人用來解決他的問題的方法,為甚麼我們又這麼篤定的說,這樣的方法不適用在自己身上?或許丟開平常自己給自己的束縛,就是用別人的方式去活一天,說不定會對自己有很多驚奇的發現。當然,堅持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是我們賴以為生的方式,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人不是不想改變,只是『還不夠痛』。
  

第二天早上主要在進行的是探索跟澄清的活動,
,那個『我是誰』以及接下來的時間的河流,主要的目的就在於更清楚的看見,自己所擁有的這些『框架』以及『容器』。而覺察自己,真正的看見自己的框架以及容器的形狀是怎樣幫助同時限制我們,這件事情本身,就讓改變成為一個選擇,而不再是個禁忌。也就是說,本來我們自己就等於這些信念,而當我們看見他們的『樣子』的時候,他們就不再和我們本身劃上等號,接下來就是你的意志力以及到底有多麼真心想要你所要的目標。

第二天下午的活動是碰撞跟改變,先提升我們的意志力與專注力,開始正視我們內心的渴望,最後的宣告,就是開始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fetree 的頭像
    lifetree

    NLP..全腦學習..催眠舒壓..夢工作..生命樹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