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會來大駕光臨的朋友當中,有哪些人接觸過恐慌症的呢?

這幾天在某個命理網站上,看到一個人在起卦問他自己的恐慌症會不會發作?

連續幾天,看到他問了好幾次,

感覺上,他好像就是認定他一定會發作,即使解卦的人都跟他講,

就算發作也是個小發作,然而,他一再的起卦貼問,要求百分百的放心。

我在想,這算不算是一種自我催眠?



卦在這裏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ubbthr...

說真的,我在想,這是當局者跟觀棋者的不同吧,

我是個觀棋者,所以說得像剛剛那樣很輕鬆自在,

問卦者是個當事人,所以他很害怕很恐懼,那個恐慌症會發作。

不過,無解的是,恐慌症是一種身心症,

它的發作是由於情緒壓力所引發的。


*********************************

恐慌症是什麼呢?先來看看維基百科對於恐慌症的解釋: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1%90%E6%85%8C%E7%97%87

恐慌症panic disorder),又稱驚恐障礙,是一種焦慮型精神官能症

身心症狀

       心跳加速、心悸
  • 呼吸困難,感覺得似乎吸不到氣(常見換氣過度氣喘
  • 頭痛頭暈反胃
  • 顫抖,冒冷汗
  • 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
  • 胸痛
  • 身體或臉有灼熱感
  • 手指或腳指麻痺(針刺感)
  • 對週遭事物有不真實、恍如夢中的感覺(失真感)
  • 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患者感受到強烈不適,因此常求助於急診室。

症狀常因為預期性焦慮而發作,也常無預警發生,造成患者嚴重身心煎熬。患者常合併懼曠症憂鬱症。此症有慢性化的趨勢,患者因此長期受此困擾,甚至失去基本生活能力。


病因


交感神經過敏、腦內缺乏血清素


治療


  • 恐慌症的藥物治療:

Benzodiazepine(BZD)藥物救急,壓制發作的不適感(如Alprazolam)。SSRIs藥物長期投予,選擇性抑制血清素回收,增加腦內血清素含量,目前此藥物為精神科治療恐慌症之主線藥物(如Fluoxetine, Escitalopram )

  • 恐慌症的非藥物治療:

放鬆練習:腹式呼吸+放鬆冥想、肌肉放鬆練習

認知行為治療:直接面對恐懼之身心狀態,認知此症不會死也不會瘋,症狀達到峰值後會下降,逐次減敏後而重回正常生活品質

團療:配合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由病友間分享各自經驗的全面性治療(台灣有健保給付)

*********************************


所以,問題的癥結又剛好在於,

如果你越在乎它會不會發作,症狀就越容易發作。這真是個死結呀。

一個好朋友分享他接個案的經驗,

她的那個個案也是恐慌症,她的作法是在一開始,打散分散注意力即可。

我猜想,這可以用NLP的資源策略來做,也可以用咻模式來處理。

問題還在於,如果一個人他要求百分之百確定不會發作,那這個要求的底下,

在他的內心裏面,是不是還有些什麼?

我們可以說,當要求百分之百的時候,

意思就是我們的意識對於某個自己內在的需求的絕對排斥與撲滅,

問題在於,當越是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的時候,

基本上,就是用身心的能量跑去滋養那個連結的強度,

因此它越容易發作。



一個要求百分之百肯定的人,是不是也是某種形式的完美主義者呢?

當逼迫自己到某個地步的時候,他要怎麼給自己理由?

對的,那就是某種自己無法控制的身體狀況,

恐慌症,很符合這個需求。

我們如果從NLP的『部份』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這時候,我們要確認在場的是一個部份對個體的保護還是兩個部份的衝突,

前者,你可以使用六步改觀法,

後者,你可以使用部份之間的衝突的整合。

有另外一個好朋友說:不過為何要一問再問?如果想發作,只要期許跟等待就好啦....

對於這個例子,我會從內在衝突的角度來看,

他也不是故意(意識上)要這樣做,只是不得不然(內在有所需要),

因為,當那個最初是為了紓解自己壓力而發展出來的身體症狀,

經過時間以及反覆的發生,

到了後來,它也已經擁有自己的神經連結強度,

弄假成真,古有名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