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買了一本書,『綠野仙蹤與心靈療癒』(台北:心靈工坊),

綠野仙蹤?

對的,就是桃樂絲被龍捲風吹到奧茲國的那個童話故事。

作者是綠野仙蹤原著作者的曾外孫女,

是位沙遊治療法的心理治療師,





既然是沙遊取向,當然也是榮格學派的治療者。

不過我在這篇要談的並不是這本書本身,

而是作者一直強調要找原著來好好讀一遍,

她說不管是一般的改寫本或者是拍成的電影,

都少了許多跟書中主角們(桃樂絲,稻草人,鐵樵夫,獅子)的心理改變與成長有關的情節與內心的獨白。

好了,於是我開始找綠野仙蹤的全譯本,

結果發現,還真難找,連英文原著都在茉莉書店買到了,

還是沒找到全譯本,

最後好在水準書局進了一本志文出版社出版的全譯本,

終於可以再一次閱讀綠野仙蹤了,我也蠻期待的,

看看跟自己記憶當中的故事情節比對之後,會有哪些驚喜與發現?

**********************************

閱讀這本自以熟悉的故事,尤其是才剛找來電影看過不久,

本來以為最多是一種複習而已,

沒想到原來書中的情節遠比記憶中得來得曲折複雜得多,

書中的主角們也各自有他們的成長與歸宿,

這本書不是簡單的小女孩桃樂絲的尋找回家的路的故事,

它也是在講友情,在講內心的恐懼與超越等等的故事。

一邊閱讀,一邊發現,一邊感受,

原來,認真的回顧,能夠有這麼多的看見,

那麼,或許,努力的感受與書寫自己的種種,

也可能帶來類似的拾綴與再發現。

那天,一邊感受著這些,

同時聽著廣播在播放紀念洪一峰先生的專輯,

聽著這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老歌,

聽聽這位偉大的音樂人過去的種種,

因為他的生命故事一樁一樁的在廣播中娓娓道出,

使洪一峰的形象在我心中立體畫起來,並且感受到強烈的連結,

原來洪先生有這樣坎坷的童年(遺腹子),

有早熟的音樂天賦(學校的日籍老師惜才與培養),

十九歲就寫出成名曲『蝶戀花』(1946年),

因為種種因素過了十年才又發表作品,

結識葉俊麟老師並且長期合作並且維持友誼(有點類似現在的周杰倫與方文山),

凡此種種都讓我低迴嚮往以及驚豔。

一個節目收聽下來,

原來平面的人物變得立體,概念的東西變得鮮活,

就跟閱讀綠野仙蹤原著的經驗很接近,

只能用『奇妙』兩個字來形容。

回顧,才能完成,

而且多了很多的感動。

附錄:關於洪一峰先生的生平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eCutkhjKQ&feature=related

1927年,洪一峰生於台北,本名「洪文路」。小學即展現音樂才華的他,在北港公學校 就讀時深受日籍音樂老師野世先生疼愛,個別教導他歌唱技巧與樂理,遷回台北後進入龍山 國民學校繼續課業,音樂老師也個別教導他演奏小提琴,這兩位音樂老師的指導,為他日後 演唱奠定了基礎。 

十六歲時開始分擔家計的他,剛 開始在日人開設的工廠工作,但因禁不住內心對音樂的喜愛 而離開工廠,有時在街頭幫人畫素描維生,有時參與公會堂(現為中山堂)的演唱活動, 當時自取「洪文昌」為藝名。1946年他自譜詞曲寫下〈蝶戀花〉,展現了詞曲創作的才 華,之後也和他哥哥洪德成組成小型業餘歌唱樂團;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他們鑒 於政治氣氛的詭譎不定,只好解散樂團。之後,他和任職於龍山區公所的翁志成在艋舺成立 「天聲音樂研究社」開班授課,三年後,因團員各有生涯規劃,「天聲」宣告解散。此後, 洪一峰開始受邀到電台演唱,他首開的現場演唱方式受到聽眾的喜愛,當時的民聲、民本、 天南、正聲等電台都爭相邀請他,他當時在算命師的建議下取「洪一峰」為藝名。 

1957年,他認識了作詞家葉俊麟,為了不讓台語創作歌曲 被50年代中期掀起的懷日風 潮所淹沒,兩人開始合作寫歌,陸續完成了〈舊情綿綿〉、〈淡水暮色〉、〈思慕的人〉、 〈寶島四季謠〉、〈寶島曼波〉等曲。洪一峰低沉富含感情的嗓音,將〈思慕的人〉、〈舊 情綿綿〉等曲唱得蕩氣迴腸,十分受聽眾歡迎,〈舊情綿綿〉也奠定了洪一峰在台語歌壇的 地位,與文夏並稱「寶島歌王」。1960年代,堪稱是「洪一峰時代」。1961年,組 「洪一峰歌舞團」,在全台巡迴公演,除了他自己擔綱演出外,紀露霞、張淑美、張美雲都 曾受邀到歌舞團駐唱,所到之處大受歡迎、聲名遠播,他還曾受聘到日本東寶影片公司所屬 頂級演出場所「日本劇場」演唱。

1962年,台語 電影有意藉台語歌手的高知名度與民眾看明星的心態,以台語歌舞片創造 商機,永新電影公司於是請人以當時風靡全台的〈舊情綿綿〉編寫《舊情綿綿》劇本,商請 洪一峰擔任男主角。繼《舊情綿綿》後,洪一峰續拍《何時再相逢》並寫作電影主題曲,之 後在《祝你幸福》、《無情的夢》、《歌星淚》等三部電影中客串演出。1972年,台日 斷交,政府明令禁播日本電影與歌曲,日曲改填台語詞的歌曲也受波及遭禁唱;1976年 ,新公佈的廣電法中規定「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宜少播放台語歌」,一時之間,所有靠台語歌 生活的詞曲創作者、唱片公司、歌星,都失去舞台,他因此被迫轉往日本發展。 

1982年,他的兒子洪榮宏成了台語歌曲的新偶像後,洪一峰 才再度提筆和葉俊麟、黃瑞 祺合作寫下新歌。2003年11月29日,台北縣政府為了感謝洪一峰對台語歌壇的貢獻 ,在淡水漁人碼頭舉辦「淡水暮色」音樂會,並將〈淡水暮色〉刻成歌碑,豎立在漁人碼頭 的情人橋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