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溝通的時候,
除了要留意溝通時候彼此的地圖是否一致以外,
即使使用了同樣的地圖,
在用詞遣字上面,
同樣的用字,其實也未必代表相同的意義。
除了要留意溝通時候彼此的地圖是否一致以外,
即使使用了同樣的地圖,
在用詞遣字上面,
同樣的用字,其實也未必代表相同的意義。
語言的精確性,上次參加趙淑華老師的精準諮商初階的課程,
有伙伴在做練習,帶的人怎麼帶,效果就是出不來,
核對步驟,的確都是按照步驟在做啊,
問個案你有進入那個情境嗎?他說有啊!問他說你有感覺嗎?他說有啊!
可是就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到了後來,帶的人才想到問資料提供者說,你有沒有在情境中看到你自己?
對方說有啊,那你看到自己的甚麼?從背後看到自己還有情境?
之前我們問當事人進去了沒有,他說有。
他以為的進去跟我們以為的進去,其實是不一樣的。
這樣一直帶不出效果,繞了半個多小時,帶領的伙伴急得滿頭大汗,
才想到對方到底是融入還是解離?
然後才去確認問他說:你在那個情境裡面有沒有看到自己?
對方說,有啊,看到自己整個動來動去。
你才會發現說,你以為的跟對方以為的,其實並不一樣。
即使大家都使用了同樣的『進入』這兩個字,
即使彼此都學了很多年的NLP,
還是會出現這種溝通上同樣用字不同含意的情況。
我們有我們的模式,並不是學了NLP以後,我們就會突然變得厲害無比。
對於我們的習慣,我們還是很可能會不覺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