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219470_654238262364006_1356624087203352271_n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對他的孩子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或者快樂的事件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反覆製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同樣的情感,這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強迫性重覆】。
當我們生命當中總是去經歷換工作、換伴侶等事件,或者總是製造某些事件去體驗相同的情緒,或者我們總是把我們的身邊人,都變成了某一類人時,我們就要去看,這些重覆性的事件背後,有什麼樣的相似性。
而如果你不去帶著專研自己的態度,去研究自己的模式時,你就永遠跳不開所謂命運的安排,永遠在戀情的某一處卡住,永遠在職場的某一點跳針,永遠在生活的某一方面失敗。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我們在原生家庭裏,與某些特定的人發生愛或恨的關係,或者從這個人身上習得的一些經驗,在我們長大成人後,會重覆著某些特定的情景,去重覆這些經驗,
潛意識中借助與對方的互動,來體驗相似的痛苦經驗,去醫治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滿足童年對自己特別重要,但又未能如願的心理需求。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的關係是敵意的,他就會不斷複製敵意,當然,好的強迫性重覆也有,比如,在一個善良環境中長大的人,他也會不斷複製善良。
將自己的例子貢獻出來參考。
在我年輕談戀愛的時候,雖然也羨慕和欣賞事業上很強的男性,但我的每一任的男友從能力上來說,都普遍不如我,
即使遇上比我強一點或旗鼓相當的,我也會製造一些事件去毀掉那段關係,因為我的潛意識裏認為,能力不如我的人才會認可我。
而在每一段關係裏,我都會製造一些自我犧牲性的事件,為了更一步得到對方的認可,可由於對方的能力所限,這樣的事件反而成為了一種壓力,不但我想要的認可得不到,也讓別人很容易不堪承擔我的犧牲,而離開我。
所以我自己的強迫性重覆,就是在“被認可”上,可想而知,這就是從原生家庭得不到的,而在成人世界無意識去重覆經歷的心理需求。
我一直在想,佛教裏經常講的輪迴,或者我們老百姓嘴裏說的命運,甚至有一些精神病人嘴裏提到的,我們每個人都被編了程序,是不是都是在講這個重覆,
如果真是這樣,那輪迴是有希望被打破的,命運有也希望被改變,代碼也也能被改寫的。
不如花個半天時間,安靜的與自己待在一起,將我們自己經歷的友情、愛情、職場中的事件,一件件列出來,
總結那些事件的相似性,以及帶給自己的相似情緒體驗,我想,這能幫助自己更好的看清自己命運的模式吧。
如果還有能力,繼續對自己探討,看看這個模式所帶來的情緒,在原生家庭中是如何被經歷的。
當然,你也可以總結那些好的事件,好的情緒,去驗證這個理論的真實性;
最後,手動改寫自己的程序,當相同模式再次準備啟動負面體驗時,採取與舊有的習性完全不同的正向應對方式,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小目標開始練習。
例如:敢於承認自己不具備某些能力,從而不給別人任何不合理預期。當然,隨之而來的是要承擔自己的脆弱無力、甚至羞恥感。
這很難,但這一小步練習,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你已經輪迴生生世世,別再等到下一世!
作者 | 周麗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過度認同 重新烙印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