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我探索有興趣,或者對於靈性的課題有興趣的人,
或許常常跟我一樣,什麼都看,什麼都學,
換句話說,什麼都沾一點,好像什麼都知道,
可是說實在話,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一段時間下來,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多了很多成為負擔的『知識』。
-------------------------------------------------------------------------------------------------------------
從鄧鴻吉先生的自傳當中,讀到一個很棒的概念,
他說,他現在發明東西,一定要先考慮到實用性,
再來,考慮到是否可以獲利,
因為,符合這兩項原則的,其實就是對社會上現階段最有幫助的產品。
如果兩樣都不符合的發明,那麼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發明的興趣而做的發明,
這常常會不只耗費精神跟時間,常常也會使人傾家蕩產,
嚴重的時候,甚至於妻離子散。
----------------------------------------------------------------------------------------------------------------
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個事業在經營,
那麼,時間與心力,是我擁有的資金,
怎樣把資源分配並且控制分配在符合我的事業目標的項目上,
決定了我這個事業是能夠自給自足生生不息,
還是寅吃卯糧最後清算破產。
我思考一下手上累積的資料,
發現自己果然備多力分,
太多的主題在進行,
對於這個現象,我,深自檢討,時刻惕厲。
回到nlp的基本改變模式,
我自己原來以為,資源越多,對於達到目標狀態越有幫助,
然而,從近來的腦神經學的研究發現,
保持與資源的連結,其實也要消耗自己系統的能量,
因此,當資源所蘊含的助力小於一定量的時候,維持這個資源所付出的成本,
將會超過所能夠獲得的幫助。
所以我現在認為,
維持適當數量的資源,同時確保資源有足夠的強度與有效性,才是最能夠幫助自己完成目標的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來找我的一個學生,
是個始終臉帶微笑,很可愛的女孩子,她跟我說她很累。
我問他,怎麼啦?
他說,他的朋友們在吵架,都來找她。
他的朋友們無聊的時候,都來找她。
許多男生喜歡他,都來跟她表白。
每一個人她都希望不要傷害到別人,
每一個人的希望她都努力滿足。
所以弄到每天都要很晚才能睡覺,
上了床也在想著明天該怎麼做。
對於那些追求者,她也要想著怎樣用最不傷人的方式拒絕,
所以往往都要耗上一陣子。
當時,我勸她說,妳的朋友圈超過妳目前的時間跟體力能夠負荷的,
所以妳可以做個淘汰,那些不能體諒妳,不能配合妳的朋友,
或許不是妳目前能夠負擔得起的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想起來,原來人生的困境何其類似,
對於十幾歲的小女孩是這樣,
對於幾十歲的我來說,也是這樣。
- Jun 26 Thu 2008 09:00
怎樣經營自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