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同步發表於清大諮商中心『心知心文』***

    我們的文化當中,沒有教我們怎麼與人相處,
    而一路讀書很順利的名校學生,
    在這方面的訓練不但不會更多,或許還更少一些。
    所以,藉著一個真實的個案,
    把我對於聰明人如何能夠對朋友同理以及尊重,做了一些些的闡述。
    整篇文章其實想講的是以下的這段話:


     交朋友,重點在於『互相』,如果太偏向『自我中心主義』,

    那麼,很可能會失去很多原本很珍貴的友誼。


    生命樹


********************************************

每次新生入學,我總是特別跟新生強調一件事情:把握剛開學的這一個月。

因為團體動力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一個新的團體當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互動,大概在頭兩個禮拜就會大致確定下來。

我這裡說一個月,其實還比較多的是在鼓勵學生,把握這難得重新營造自己在群體當中的形象以及互動關係的機會,尤其是對那些並不喜歡自己在求學的前一個階段當中在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生,我特別請求他們,好好的把握這個重新塑造自己在群體當中的角色的機會。

 

 

有一個孩子,他是資優生,然而,他在班上最要好的同學(以下簡稱甲同學)卻跑去跟導師說,他想要轉學,因為受不了那個資優生對他說話的方式還有身體的舉動。導師來找我,希望我幫忙,看看問題點出在哪裡?

 

於是,我把這個資優的學生找來,問他說:『你在班上跟哪些人互動最密切?』

他毫不猶豫的說出那個想要轉學的甲同學的名字,我問他,還有其他人嗎?他很快的又說出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以下簡稱乙同學)。

我問他,你會在怎樣的情況底下,去找甲同學?

他說幾乎任何時間,只要下課,或者有機會聊天的時候,他就會去找甲同學。

我又問,那你在怎樣的情況底下,會去找乙同學?

他說,甲同學有事情不在的時候,就會去找乙同學。

我說,所以原則上只要甲同學在班上,你就會去找他,是嗎?

他點點頭。

我問:那麼,你找他,你們都在談些甚麼話題呢?

他說,都在聊一些他喜歡的主題。

我說,例如哪些主題呢?

資優生回答說:例如聊聊BeeGees合唱團,我們都喜歡他們的歌。

都談哪些BeeGees的歌呢?我問。

Too Much Heaven他很得意的說,

那你跟甲同學共同都喜歡的歌,還有哪些呢?

他又說了幾首歌名,有一些些的遲疑。

我觀察到他的遲疑,於是做了一些些的澄清,
所以,除了Too Much Heaven以外的歌,是甲同學自己提的,還是你提的?

他想了半天,回答說:應該是我提出來的。

嗯嗯,所以,Too Much Heaven是你們共同喜歡的,其他的歌曲好像是你比較喜歡,是這樣的嗎?他點點頭。

我說,那還會談哪些主題嗎?

他想了一下子說,就閒聊一些有的沒的。

我問他,所以談話的主題,是誰提出來的?

他想了想,說:主要是我提的。

那麼,甲同學會提出談話的主題嗎?

他說,會啊,有時候會根據他先提出來的話題,加點他自己的意見。

我問說:『那麼,你們之間聊天的時候,大概你說話占多少時間?他說話的時間又佔多少比例?』

他仔細的回想,然後告訴我:我佔七成,他佔三成。

『那他佔的三成,是自己會提話題呢,還是都是附和你提出來的主題?』

他想了想,說:大概是跟著我提出來的話題比較多。

到了這個時候,我跟他說:『你大概會疑惑我為什麼找你來聊這些?其實是,甲同學前兩天跟你們班導師說他想要轉學,他沒有多說要轉學的原因,只大概說了一點點,好像跟你們的相處有關係。』

學生聽到這裡,眼睛睜得很大,很意外的樣子。

我接著說:『但是你們班導跟我講的時候,我也很疑惑,因為根據我的觀察,你們兩個的互動一直還蠻好的。』我一邊講,一邊看到他用力的點頭

『所以我想,這中間一定有甚麼不是你故意,甚至於你自己都不清楚的問題點,讓甲同學對你有一些誤會或者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我才找你來仔細的問剛剛這些,好來看看能做些甚麼!』

『他真的要轉嗎?』,學生問我。

我看著他焦急的表情,對他說:『你希望他轉走,還是留下來?』

『當然是希望他留下來!』

『真的嗎?你希望他留下來?』,我加重語氣的問著他。

他用力的點頭。

『給我幾個理由,為什麼你希望他留下來?』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很談得來,他脾氣很好。』

『很好,你很清楚他對你的重要性。那麼,你是不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你知道他想些甚麼嗎?你會不會偶爾說些甚麼話或者做些甚麼動作,讓他不舒服或者生氣的呢?』

他考慮了半天說,『我應該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我問他:『你如何知道?』

他說:『因為我們都在一起。』

我看著他,然後慢慢的說:『嗯,真好,能夠有好朋友。不過,每個人對於好朋友的定義不太一樣,』,他疑惑的看著我,『對啊,有的人喜歡所有的時間跟最要好的朋友混在一起,有的人會喜歡這個時候跟這個朋友在一起,那個時候跟那個朋友在一起。』,他點點頭,『那我問你,你覺得甲同學喜歡哪一種情況?』

他想了很久,搖搖頭說:『我不知道耶,因為我只要有時間就會跟他在一起。』

『嗯,那我問你,乙同學呢?他會一直跟你在一起嗎?』我好奇的問他。

『不會耶!』,他很快就回答我,『乙同學跟我聊天的時候,如果想到要去跟別人講話,他會跟我說,然後就停止我們的對話。』

『那你覺得甲同學呢?』,我問他,眼睛直直的對著他看。

『我不知道』,他說。

『嗯啊,我想你也不知道,不然就不會弄到甲同學想轉學了。那麼,你是不是想讓甲同學留下來?』

『對啊!』

『那麼,你願不願意跟我合作,我們來做個實驗,看看怎樣子跟甲同學相處,他會比較自在?』我徵詢他的意見。

『好啊!我該怎麼做呢?』他熱切的問我。

 

於是,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才能夠知道甲同學喜歡怎樣的相處方式?

最後這孩子自己提出來說,那就不要每節課都馬上去找甲同學,給他一些跟別的人互動的機會,看看他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的表情,反應,是不是他也喜歡跟別人互動?

 

『我還可以怎麼做呢?』這孩子滿懷期望的看著我。

我笑著回答他說:『朋友嘛,就是要互相。你看,你喜歡甚麼就一直跟他講,可是他喜歡甚麼你卻不清楚,這表示在你們的互動當中,比較多的是你在說,你在表現。相對來講,他是在配合你,他沒有機會講他喜歡的東西。想想看,如果是你處在他的狀況,你會喜歡這樣子的談話嗎?』

『不會耶,這樣子我會很悶。』孩子很肯定的回答我。

『呵呵,所以你覺得呢?』,我看著他。

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那麼,我也要留意他喜歡甚麼,或許主動問問他想聊些甚麼?』

我用力的點頭,讚許他,加上一句:『而且你要很專心的看著他,然後慢慢的等,等他說些甚麼。』

然後,我突然把身體靠近他,然後問他:『剛剛我身體突然靠近你,你覺得怎樣?』

他想了一下說:『有點怪怪的!』

我說:『很好,你知道嗎,每個人對於身體的距離還有接觸,界線跟尺度都不一樣。所以剛剛我突然靠近你,可能超過你能夠接受的距離,這讓你覺得有點怪怪的。』

他點點頭。

我繼續說:『所以另外一個可能會讓甲同學不舒服的點,有可能是身體的距離或者接觸方式。這是我的猜測,不一定是這樣。』

他的表情突然有些改變,眼睛轉了很多圈,然後有點怯懦的說,『甲同學關於這一點有抗議過,說不喜歡我搭著他的肩膀。』

『喔,他有說過喔?』

『不過,他只有說過一次。』,他補充說道。

『嗯嗯,他只說了一次,那,根據你對他的瞭解,你覺得他會重複跟你說嗎?』

『不會吧。他的個性好像頂多講一次。』,他若有所思的跟我說。

『這樣吧,在身體的接觸上面,我們也來做個實驗好不好?』我邀請他。

 

於是,我們討論怎樣的身體距離還有碰觸的方式,可能對甲同學來講是OK的,哪些可能不OK?然後,我跟這學生做了一些演練。

 

第二天,這孩子很快樂的跑來跟我說,他觀察的結果,甲同學跟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也還蠻開心的。

我問他說,這樣的發現,對你來說有甚麼幫助嗎?

他說:這樣我就知道,甲同學也需要跟其他的同學互動。

『那你怎麼辦呢?』,我關心的問他

他想了想,說:『我可以去找乙同學啊,不然就休息一下做做自己的事情也可以。』

『很好喔,你很能夠體貼好朋友呢。』我笑著對他說。

   

 

過了一陣子,他的導師來找我,感謝我說:這兩個學生現在很OK了。其實甲學生也跟這個學生很合得來,只是對於身體的接觸還有所有的時間都黏在一起,讓他很不舒服。現在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在 我們的社會文化還有教育當中,對於『讀書』,也就是知識的吸收是最被看重的層面,相較而言,對於『讀人』,也就是辨識別人的情緒以及做出合宜的應對方式這 個區塊就沒有被強調。然而,在真實生活當中,除了課業以外,人際關係也是對於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很重要的部分。所以無論是怎樣資質的人,都會有社會交往人 際互動的需求。可是,說真的,怎麼跟朋友相處,卻沒有被教到過。所以我們很多優秀的學生,不管是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於到了研究所,人際關係常常是很大 的困擾。

 

在 前面例子當中,很幸運的,這個資優的學生很有覺察力,並且也有很強的動機想要挽救這份友誼。在我們的對話當中,他很快的掌握到在互動當中他的強勢,沒有能 夠給予好朋友相同的發言權,於是他們的關係流於單方面的他一個人說,而不是彼此的溝通與分享。另外,他也留意到,或許好朋友需要除了他以外的其他的朋友, 並且願意放鬆一些些空間。其實,再好的朋友也都會需要一些自己獨處的空間,能夠彼此尊重這樣的需求,會是讓友誼更進一步很重要的因素。而身體的接觸,對於 一方面來說或許是表示親密的舉動,然後,必須留意到身體界線的問題,由於不同的生活經驗以及家庭教養,不同的人對於身體的接觸詮釋與感受並不一樣,很高興 這個學生有注意到好朋友的抗議,並且認真的用對方的感受來斟酌自己表達友情的身體動作。

 

 

如果您問我,我的人際關係是不是也跟這個資優學生類似?

那麼我會請您想想看:您最近有沒有送別人禮物或者卡片?

如果有的話,我想請您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卡片的顏色或者圖案是你喜歡的,還是對方喜歡的?

如果是對方喜歡的,那麼您如何知道對方喜歡這個顏色或者圖案?

是您自己想的,還是有甚麼客觀的訊息來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fetree 的頭像
    lifetree

    NLP..全腦學習..催眠舒壓..夢工作..生命樹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