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為我學妹的NLP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

我想還是寫一篇網誌回覆她,

她這樣問:

『95年上過坤楨老師的時間線,記得那時設定的期望狀態,

與前一年神父健身健心其中一個時間線的未來情境是一樣的,

往後在大學進修心理諮商的課程,一路都是 非常順利,而讀來不費吹灰之力,甚而拿過獎學金,

然而在二年前又改唸社工,

不知為何總是坎坷挫折特別多,

是否與當初設定的期望狀態不同有關?

之後,研究所又跳出來唸高階行政管理,

其行動力又有不同的感受,請問

我在今年要去上淑華老師的--遨遊時空,是否需要重新設定呢? 』


這個問題,我想簡單的說一點,

那就是,在做這些設定之前,

有沒有回過頭來做好『設定結果』的過程呢?

也就是說,我們有沒有真正的找到自己要什麼?

並且,也能夠為身邊的重要他人帶來好處的呢?

如果那時候設定的,是當下頭腦的想望,

那麼,我們得到的不是命運的軌跡,

而是我們內在對於那個想望的投射,

運氣好一點的時候,我們是整合內在資源做個預演,

而預演就像各國的軍事演習那樣,

看起來很壯觀,真的遇到戰爭了,會是怎樣,沒有人知道。

運氣差一點的時候,連預演都談不上,

只是我們在運用NLP的技術做一場白日夢而已。

從好朋友的敘述當中,可以看到她在幾年內不斷的跳換領域,

這很清楚的可以看見,在她的內在,有好多想望存在,

但是,在幾年前沒有先做好內在部份的整合,

沒有切實的做好『設定結果』,

所以,每個部份就輪流跳出來取得主導權,

因此,往任何一個方向發展,其他的部份就會群起攻之,

就這樣一個換過一個,始終都不能安定下來。

為甚麼這樣說呢?

如果是走過一個,就確認那個不是,

那麼,走到現在,應該就知道自己的道路在哪裡了,

哪裡需要問我,在這次淑華姐的課程當中要不要再設定一次呢?

因此,

我想,或許要想跟自己內在相處,

做做『衝突部份的整合』,

然後再回過頭來做做『設定結果』,

這樣子,NLP才能幫助你更有動力更有效率的往你所要的方向前進。

否則,你給出的是你大腦的一個此時的想望,

或者是內在的一小部份,

那麼,所得到的,不會是自己能夠可長可久的大方向。

NLP只是工具,

我們在運用它的時候要覺察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我們放進去的是我們真心誠意想要的,

那麼NLP就會給我們很強而有力的幫助。

如果我們放進去的是紛雜思緒當中的一小塊,

那麼NLP能夠給我們的,

就只能是不知所云的聲音,影像,或者感覺了。

這在知覺課程當中介紹的『咻模式』裏面,

也是最關鍵的點,

技術操作錯誤,頂多無效,

但是在設定結果的時候,沒有找到精確的特質,

就直接做了咻,那麼,

帶來的後果可能比沒做成功還麻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