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花三篇來談談這個早逝的天才,
因為在讀敘事治療的時候,
驚喜的再次見到這個名字。
--------------------------------------------------------------------------------------------
讀敘事治療的書,看到一個很熟悉但又陌生的名字Vygosky,記得大學畢業的時候特別印了他的英文書,因為他有『心理學界莫札特』的美稱,一樣是才華洋溢,年少就出類拔萃,然後活同樣的年紀就英年早逝(November 17, 1896 – June 11, 1934)。不過那本書(Thought and Language [or Thinking and Speech] (1934).)印了二十年,到今天也沒看完,這兩天找了半天,也不知塞到哪裡去了,想來慚愧。
維高斯基(Lev.S.Vygosky)是前蘇聯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是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創始人,在國際發展心理學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世 紀60年代始,他的理論日益受到西方心理學家的關注,並且持續地刮起了『維高斯基旋風』。
有關維高斯基(Vygotsky)理論主要觀點有三:
1、重視歷史文化的重要性:維高斯基(Vygotsky)認為問題解決及決策能力等高層次的心智能力的培養深受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影響。
2、強調語言的重要性:語言不僅傳播思想,也引導個體的思考與行為,因此語言是社會與文化的現象並影響個體高層次思考能力的發展。
3、「最近(潛在)發展區」理論:係探討個體高層次心理功能的發展,以分析「學習」與「發展」之間的關係。此理論係瞭解個體過去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潛在能力,以決定目前的發展方向。因此要真正瞭解個體學習能力的發展,必須先瞭解個體的實際發展層次與潛在發展層次。
其中, 他所提出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受到各國發展心理學家的普遍關注。20世紀30年代初,維高斯基率先將“最近發展區”這一概念引入心理學領域。他認為,個體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個體的現有水平;二是在重要他人(如老師) 幫助下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他認為:當個體要完成的任務處現有發展水準的區間時,他可以獨立解決;當任務處於個體的最近發展區的範圍時,他則需要重要他人的幫助;當任務所要求的能力水平超過最近發展區以外,則即使有他人的幫助,他也不能完成任務。可見,教育管理過程就是最近發展區的移動過程。
在此過程中,維高斯基特別強調重要他人與個體之間及同伴之間的交往和互動作用。 維高斯基在“最近發展區”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良好的教學應走在發展前面”的著名論斷,並指出教育活動應當以個體發展的明天而非昨天為方向,激發那些目前尚處於最近發展區內的潛能。維高斯基清楚的指出,只有促進了個體發展的教育,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教育。教育管理活動的本質特徵不在於『訓練』、『強化』個體業已形成的內部心理機能,而在於激發、塑造目前尚不存在的心理機能。
---------------------------------------------------------------------------------------------
以上是維高斯基理論的大概,
這些都是參考網路世界的資料整理而成的,我的貢獻只在於感嘆時光飛逝的那一部份而已。
算是自己稍稍回應當年的動念吧。
那麼維高斯基的理論怎麼應用呢?
他其實蠻把他的理論放在教育的領域上面的,
這也是敘事治療會引用他的概念的原因之一吧,
下一篇再來介紹他的理論如何放到教學的現場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