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動機策略(心法)當中,

主要的兩大啟動類型有兩種,

一個是趨樂,一個是避苦,

跟meta programs做個連結,

前者接近於Foward to 而後者接近於Away from。

在一個良好的動機策略當中,

這兩者扮演著不同的功能,

趨樂,比較像是踩油門,會讓人整個加速,整個系統完全放在想要得到的快樂上。

避苦,比較像是踩剎車,會讓人整個冷卻下來,整個系統只留意到可能的問題點或者惡果。

試想,如果一台車只有油門,沒有剎車,那會發生怎樣的情形?

反之,如果一台車無論何時剎車都踩到底,那又會是怎樣的狀況?

每個人的偏重點不同,

有的人比較一心一意只想到美好的未來,

這種人常常會得到巨大的成功,當然,也可能會遭遇到無法挽回的挫敗。

有的人主要在於避免失敗或者危險,

他們或許一樣會得到巨大的成功,不過過程當中比較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不像前者那樣可以完全沈浸在成功的想像與樂趣當中。

然而,付出畏首畏尾這樣的代價,換來的是比較安穩的人生軌跡。

很難說哪個比較好,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演化到現在,這兩種動機取向的人存留的比例不會差太多的原因。

所以,既然NLP在於模仿卓越,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動機策略同時既能夠瞬間加速,同時又擁有可以安全剎車的功能,

是我們很重要的思考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fetree 的頭像
    lifetree

    NLP..全腦學習..催眠舒壓..夢工作..生命樹

    lif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